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6节(1 / 2)





  这会儿时间已经不早,她还是很有兴致,做了一大盆土豆烧排骨,蔬菜肉圆子汤,就当庆祝了。

  做好饭,乔静安大声喊,“贺师长,过来端碗。”

  “哎,来了!”

  心里的事情终于落定了,第二天她下山找孙嫂子有事儿,路上遇到李红英,李红英平时见着她趾高气扬的表情都没了,还避着她走。

  孙嫂子在院里看的清清楚楚,笑着肚子都痛了,“这李红英也不是对着谁都眼睛长额头上的嘛。”

  乔静安笑着道,“还没恭喜你家的喜事呢。”

  贺勋往上走了一步,孙副团有能力有资历,这么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孙嫂子一脸喜色,“同喜同喜。”

  贺勋升职这事儿过去后,等了两天,后勤部买的菜回来了,家里的菜窖也挖好了,就在后院的右边,里面用石头码好,入口的地方放了一个□□下去,平时地上有个木头盖子盖住入口。

  这一天,家属区的人都忙着去后勤部搬白菜、土豆的。

  路上遇到赵婶子,她还有点诧异,听说她下个月就要回去过年了,怎么还买了冬菜。

  赵婶子笑容可掬的恭喜他们小两口,“冬菜是给你郑大姐。”

  贺勋、乔静安送走赵婶子,继续搬菜。

  没过两天,听说李红英也没有买菜,乔静安一打听,原来是卫大民要调走了。

  还真是神预言,贺勋一升职,卫大民自己就找机会调走了。

  李红英一走,乔静安一时觉得神清气爽,有空闲的时候,也乐意去王嫂子家转转。

  原来因为王嫂子隔壁就是李红英家,王嫂子家她就去过一两次。

  连着忙了两天,白菜下岗,土豆、萝卜这些存菜窖里,她还要进城一趟,买一些大葱、大蒜这些放空间存着。

  黄豆也要多买一些,留着冬天做豆腐,听当地人王嫂子说,这边冬天爱吃冻豆腐。

  在黑市她看到有人卖牛油,赶紧摸钱全部买下来。走了几个黑市,她还买了不少干辣椒、花椒、桂皮、白芷、八角这些放着。

  回到家,系上围裙就开始熬牛油火锅底料。

  底料一熬好,牛油火锅底料霸道的香味飘到山下,一群人馋的流口水。

  和她关系好的如孙嫂子、王嫂子这些自己就跑上来,问做什么好吃的。

  后面赵婶子、柳婶子也来了。

  见者有份,乔静安找了几个碗,给她们一人装了一碗。

  “这个是牛油火锅底料,味道重,你们可以在料里加一点水或者骨头汤,熬成一锅,然后烫菜烫肉吃,也可以用菜炒菜、烧菜,每次放一点料进去,味道就足的很。”

  “哎哟,你说我也是四川的,怎么就没有你这么会倒腾吃的呢。”

  乔静安笑道,“孙嫂子你这么勤快,忙着一大家子的事,哪里像我这个好吃嘴儿,整天找吃的。”

  大家一阵哄笑,柳婶子道,“我们那边火锅全是清汤锅,烫牛肉,烫羊肉的,今天就借你的光尝尝四川的麻辣火锅。”

  “好吃再来。”

  乔静安送他们出去。

  晚上乔静安将就没有洗的炒过火锅底料的大铁锅,做了一大锅芋儿烧鸡。芋儿还是她在四川的时候存在空间的,绵软的很,再加上新鲜宰杀的小公鸡、鲜香的火锅底料,味道就不说了。

  美餐一顿,一家子挺着肚子躺椅子上,一点也不想动。

  “芋儿真好吃呀!”

  “咱们家也种吧。”

  这个是四川的菜,不知道这边能不能种,明年天气热的时候可以试试。

  “赵婶子他们是回哪里?”

  “回沈阳,他们老家就在沈阳,那边也有干休所。”

  “那我们要不要送点什么?”

  “你看着办。”

  “那我知道了。”现在这个年代送重礼肯定不合适,而且,物资缺的很,也没什么好送的,干脆还是送点吃的吧。

  赵婶子年纪也不小了,干脆给做一些软绵绵的糕点,带着路上吃。

  第二天,乔静安爬起床做了几锅鸡蛋糕,下午不早不晚的时候去赵婶子家,给送去。

  赵婶子家正在收拾东西,屋子基本清空了,家具这些搬到郑大姐分的房子里去了。

  没想到她还来送礼,赵婶子一阵惊喜。

  “也没什么好送的,就送点吃的,赵婶子您明天路上吃。”

  郑大姐爽朗一笑,“你做的东西可是柳婶子都认证的好吃的。”

  赵婶子道,“可不是,咱们可是有口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