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6节(1 / 2)





  米其林三星餐厅,烛光晚餐。

  魏斯晏面白无须,眉清目秀,一双眼睛灵动有神,像林中漫步的小鹿,很秀气的男孩子,看着面嫩,其实比方立安还要大上三岁。

  他在娱乐圈混了六年,演过一大堆男n号,一直不温不火。不是没想过钻营歪门邪道,只是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就想着再熬熬,也许再熬熬就能见到曙光了。

  这不,曙光来了。

  为了避免尴尬,方立安把方家主宅“食不言”的规矩搬了出来。先吃饭,有什么话,吃过饭再说。

  然而,吃过饭,看看手表,八点半了。

  “我还有事,先走一步,明天见。”金主爸爸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明天见。”魏斯晏表示看不懂,但想到只要七天,七天过后就能当上巨作男一,魏斯晏就觉得不懂也没关系。

  只是一顿饭过后,连金主爸爸姓什么都不知道,这小白脸当的有点失职啊……

  食人之禄,忠人之事。他暗下决心,明天一定要好好表现,让金主爸爸吃的更香。

  方大小姐包养小白脸的第二天,魏斯晏总算知道金主爸爸姓什名谁了,竟然是方立安,暑假里开了一场异常高调的演唱会的乔安本尊。

  乔安可是凯撒的乐坛当红一姐,无数资源倾斜的对象,演唱会结束后悄无声息,极其低调。

  等等。

  乔安近来如此低调不会是为了他吧?

  他魏斯晏何德何能竟然能受到乔安的青睐,真是不枉他多年来的咬牙坚持!

  方立安并不知道饭桌对面的人已经幻想到十万八千里外了,但她敏锐的发觉小白脸对她的态度亲近有加,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所以,吃完饭,方立安没有立刻走人,而是带着魏斯晏来到楼下商场买买买,发挥着金主爸爸的光和热。

  在刷了几次卡,签了几次单后,两人来到地下车库,各上各车,各回各家。

  翌日清晨,金主爸爸给魏斯晏打了电话,宣告这段关系到此为止,剧本方面,张凯文会跟进。

  然后跟第二个小白脸范昱闻约饭,订在中午,并且非常自觉地把第三个小白脸蒋毅之约在了晚上。

  是的,金主爸爸决定在一天之内搞定剩下来的两个小白脸。吃完饭,买买买,果断散伙,这才痛快。

  之前跟那魏什么的一起吃饭,尴尬癌都要犯了,简直要命。

  如果可以,真希望有生之年都不要再经历这种可怕的事情,以后做任务,一定要跟原主事先协商好,这种“逼良为娼”、“强迫情爱”的戏份还是不要有了。

  三百多年下来,方立安的性格已经基本定型。

  如果去做mbti测试,她大概率会是intp型——思绪飞扬的学者,内向、直觉、冷静、理解。

  对于这类人格的特征描述,大概是:

  往往表情很冷,脑子已经开锅。我已经被你气炸了,你却还在问我为什么。

  如果是现实准许,恐怕他们多数最终会选择遁世,做个隐士、居士,或者躲在某个犄角旮旯观察着世间规律,构筑自己的思想世界。

  他们偏好的职业领域:计算机应用与开发、理论研究、学术领域、专业领域、创造性领域等。

  他们偏好的典型职业:计算机软件设计人员、网络专家、网站设计人员、系统分析人员、信息服务开发商、经济学者、大学教授、音乐家、神经科医师、分析心理学专家。

  无论是偏好的职业领域还是偏好的典型职业,方立安前几世都被涵盖在内。

  intp型人格决定了她的行事风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她的任务风格:

  能满足就尽量满足,做不到就钻空子满足。你要她为了任务委屈自己,打破原则或底线?

  对不起,爸爸做不到。

  爸爸宁可少赚点愿力,多做几个任务,也要活个自由自在,保持本心。

  所以,别看只是简单的吃个饭,包个小白脸,她可是费了老大的劲儿,做了老多的心理准备。

  三个小白脸,四顿烛光晚餐,饭后刷卡买买买,已经是她的极限了。

  任务者这么做任务,系统也没说什么,根据“包养”的定义,她的做法挑不出毛病。

  魏斯晏、范昱闻、蒋毅之在外貌上属于同款,白白净净的奶油小生。

  方立安虽不反感,但也确实不感兴趣,于是打发了三人后,连名字带长相全部抛至九霄云外。

  三人背地里具是扼腕叹息,这年头,如此优质的金主爸爸实属罕见。有钱大方不说,人还长得美,就算白女票,其实也不是不可以。没想到人家最后连手都没摸一下,这让三人不禁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另一边,本世界的任务完成了,任务者剩下的时间完全可以自由安排。

  想到系统说的外星文明,方立安就不免心神荡漾。其他方面不清楚,但只系统这种超科技,就足以让人叹为观止。

  系统上线之前,方立安觉得自己在基础物理和计算机方面绝对是几个世界里当之无愧的大拿。

  现在,她终于意识到,大拿不假,但却是井底的那种,不提也罢。这让她对知识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渴望。

  虽然向往更高更强的科技,但方立安目前并没有投身于各大科研所的打算。按照系统的说法,收集一亿点灵魂之力所要经历的世界怕是要以万计。她不求站在每个世界的学术顶端,但求有生之年,占领前人留下的学术高地。

  确定了大体方向,方立安对接下来的日子有了规划——活到老,学到老。具体做法就是重操旧业——蹭课。

  弄来首都大学各个教室的课表,方立安有选择地对课程和时间进行了安排。从十月底开始,每天早上亲自开车送方立启上学,然后去首都大学蹭课,傍晚再去接方立启回家。为了低调,她入手了一辆辉腾,托关系办了张首都大学的车辆出入许可证。

  日子过的充实而满足。

  时间久了,就有学生和老师发现这个“外来者”。好在第一学府极具包容性和开放性,大家对蹭课的同学表现出了欣然接受的态度。尤其是在蹭课的同学对老师的提问对答如流的时候,大家的认同感飞速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