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65章:欲壑难填(2 / 2)

养足精神之后,再前往通古斯。

半个小时之后,渔船重新出发,四个人都挤在船舱驾驶室,林风吃了点东西之后,就开始烧水泡茶。

可惜没有雪茄了,不然这个时候来一根,一边喝着茶,抽着雪茄,一路欣赏着贝加尔湖的雨景,该是多么的惬意啊!

“来,军哥,库娃,喝茶,给多加也端一杯。”

这一次收获了几百吨的黄金,关键是还再次得到了一块绿宝石板,林风的心情很好,非常好。

意念查看着藏宝室之中,那堆积如山的黄金,财富的魅力,让林风迷醉。

初步估算了下体积,这些黄金远远地超过了五百吨。

但也没有一千多吨那么恐怖,很显然,一直以来的一些传言,还是差不多的,当年的这些人是带着几百吨的黄金,穿越贝加尔湖,不是五百吨,差不多七百吨的模样。

现在,从这批黄金看来,一千六百吨黄金的数据,应该说是真实的,那么另外的大半黄金,现在何处?

嗯,这一点林风很好奇,当然,这是人的正常反应,贪欲作怪,欲壑难填。

林风准备回去伊尔库茨克之后,就想办法研究一下,对比现在的位置,他想知道,当年这些队伍行进的路线,看看能不能找到那些埋藏的黄金。

西伯利亚铁路线,是必须研究的,这样就可以大致明白当年部队,从什么位置穿越到贝加尔湖畔的。

不过这一点他林风能够想到,相信比他聪明的人,也是大把,人家也会想到。

陆地不比湖底,在陆地上寻找宝藏,可以说最容易了。

金属探测器,可以探测地下六七米,当年那些军人估计也不可能挖那么深吧?

西伯利亚的永冻土层,可不是那么容易挖掘的。

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林风自己是学矿业的,知道金属探测器,在矿物复杂的环境,矿化反应会影响到探测效果,而西伯利亚,这一块原本属于中国的广袤大地,也是矿物储量丰富的地域。

早在远古先秦时期,汉人就与西伯利亚有了往来,经济与文化的交流。

中国历史上,鲜卑,突厥,鞑靼,匈奴等等,说的就是来自于西伯利亚的民族,当年苏武牧羊与北海,说的就是贝加尔湖。

蒙古就不用说了,清朝的满族,就是通古斯人,当然,这一块巨大的土地,也是被清朝送给了沙俄。

历史变迁,林风不管那么多,也管不了,他现在关心的就是沙皇黄金的另外部分,还有就是通古斯之行。

他计划先回伊尔库茨克,好好地规划一下路线,看看能不能从当年沙皇军队,下火车的地点经过,顺便探查一下那一带是不是有掩埋的黄金。

当然,当年列车坏的地方,现在也没有人知道,只能从贝加尔湖黄金落点推测。

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这也是他拥有意念才会如此考虑,不然也不会犯傻,在无尽的群山与森林之中,想找到那些当年被掩埋的黄金,实在太难了。

西伯利亚地广人稀,条件恶劣,夏季的时间很短,加上这么多年过去,当年的所有痕迹都没有了,这也是这么多年,传言被掩埋的黄金,依旧没有人找到的原因。

在地图上一个点,到了这里,就是几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想想都让人绝望。

就如同通古斯大爆炸一样,这么明显的剧烈大爆炸,为什么至今都没有找到确定的证据,证明是陨石空爆,就是因为这个范围面积太大了。

地形复杂,人烟稀少,几十人的科考队来了,几个月时间,又能够跑多大区域?

加上交通不便,机械设备进不去,怎么查?

除非像林风一样,拥有着意念,就算是林风,一个人想把通古斯爆炸的中心点,仔细的探查一遍,没有几个月时间,那是想都不要想。

当然,林风也不可能像排查地雷一样的寻找,他心里打算的,也只是在几个可疑的地点,去看看。